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更多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邮箱: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FB体育 FB体育平台大半生的充分准备书写新时代的中国美

浏览次数:570 发布时间:2024-03-19 22:17:57

  刘庆邦创作的长篇《花灯调》首发于《人民文学》2023第11期,《月报》2024年第2期转载,2024年新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单行本。《花灯调》聚焦贵州高海拔贫困山区的高远村,来自市区检察院的驻村向家明带领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在山地上修建公路、水库、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村民们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实现了全面脱贫。通过嘉宾之间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刘庆邦如何发现的人物原型,怎样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塑造“时代新人”的形象,展现人们在面对贫困与富裕、传统与现代的发展命题时的观念变化与心灵成长。

FB体育 FB体育平台大半生的充分准备书写新时代的中国美(图1)

  王雪瑛:您多年来以短篇的有限篇幅书写人生海海,探寻大千世界的人性回响。今后您以短篇创作为主,还是根据题材需要,创作不同体量的?

  刘庆邦:写完这部长篇之后,我又连续写了十多个短篇。我喜欢写长篇,也喜欢写中短篇。短篇是点,中篇是线,长篇是面。长篇如大海,中篇如长河,短篇如瀑布。长篇像太阳,中篇像月亮,短篇像满天星斗。各种体裁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声音,各有各的光亮,都不可或缺,谁都不能代替谁。

  有评论家说过,短篇是衡量一个作家创作水准的试金石。拯救文学性要从重新重视短篇开始。短篇是我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们像是一把把小小的钥匙,帮我打开一个个心灵世界,并再造一个个心灵世界。其实,把诸多短篇加起来,形成合集,也可以构成长篇的容量,从中也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世界。

  王雪瑛:听说最初这部长篇题为《泪为谁流》,为什么后来改为《花灯调》这个更有审美韵致的书名?

  刘庆邦:这部长篇一开篇,我起名为《泪为谁流》,直到全部完成。女主人公驻村为脱贫攻坚付出很多,她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了争取到扶贫项目,为了动员村民参与修路,为了隐瞒自己危险的病情,也是为家人对她的无私支持所感动,她多次泪流满面。她的热泪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是饱满深情的外溢。她的眼泪是为村民而流,为老百姓而流,希望乡亲们能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泪眼模糊,看不清字迹。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为书中人物所流,为读者所流,也是为自己所流。

  直到《人民文学》将发表时,我想来想去,才决定将改名为《花灯调》,这样更含蓄,更美丽一些,也更符合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调性。书中多次写到当地广泛流传的花灯调,一到过年过节,或有庆祝活动,村民们就会自发唱起花灯调,歌唱山村的巨大变化。花灯调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更能表达民众心声。

  王雪瑛:作为一个生活积累丰厚,创作经验丰富的作家,您曾经提到创作《花灯调》是一次特别体验,与以往的创作状态不同,是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

  刘庆邦:我在日记本上记得很清楚,2022年12月18日始,我感染新冠,发烧,咳嗽,嗓子疼,浑身无力不想动。但我的写作雷打不动,照样早上4点起床,投入写作。我每天给自己规定的写作任务是写满五页稿纸,一千五百字。我对自己的身体充满自信,不信战胜不了它,意志力战胜一切!小时候,母亲对我很娇惯。成年后,我一点儿都不娇惯自己,用自己用得甚至有些狠。我曾怀疑过自己的写作才华,但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意志力。我的意志力促进和保障了创造力的发挥。

  王雪瑛:《花灯调》是您的第十三部长篇,也是第一部叙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长篇。不到一年的时间,您就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您说过:“我准备了大半辈子,酝酿了几十年,终于把这本书写了出来。”大半辈子的充分准备,大半年的忘我写作,《花灯调》对于您的创作生涯而言有着什么重要意义?

  FB体育 FB体育平台

  刘庆邦:仅乡土题材的长篇我曾经写过六部,这些长篇写的是过去的生活,记忆中的生活;《花灯调》写的是眼下的生活,正在发生的生活。我以前写的农村生活,差不多都是我老家的生活,是“我生活”。这次写的是我国大西南革命老区的山村生活,是“他生活”。从写“我生活”,到写“他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转变,也是一个挑战。我知难而进,有意向自己发出挑战。

  我已是年逾古稀的人,原以为自己的激情在衰退,情感会淡漠。经过定点深入生活,了解到那位驻村的系列事迹后,我的激情又燃烧起来,情感又充沛起来。回到北京后,我的脑子里老是回旋起那位的形象和事迹。我的心情如此激动,除了为驻村书记的事迹所感动,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有一种紧迫感,自己岁数大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逐渐下降,担心拖得时间长了写不动。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写这部特别有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带来的全面脱贫、步入小康和乡村振兴,我愿意用共同奋斗创造的丰碑来概括。丰碑,不是石碑,是口碑,是建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我必须写出这部作品。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读者呼唤这样的作品,如果我不写出来,就对不起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良知、使命和责任。

  王雪瑛:中的人物周志刚说,“我认为你们下来验收高远村的脱贫攻坚成果,既要见物,也要见人”,《花灯调》让读者看到了人物群像。山乡巨变是人干出来的,这是生动描绘脱贫攻坚真实过程的重要环节,众多的人物展开宽阔的社会层面,这很考验作家的功力,是您写作中的难题和挑战?如何评价这部的人物塑造?其中哪些人物更让您感到满意?

  刘庆邦:中转业军人周志刚对验收团领导说的话,也是我在写作中对自己的要求。高远村全面脱贫靠的是上下拧成一股绳所形成的合力,《花灯调》塑造的是人物群像,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正面人物形象,像驻村、区委书记、镇委书记,还有老支书、村主任、周志刚、刘丽、任欢欢等,都是个性鲜明、各有千秋的正面形象。除了女主人公向家明,我还很欣赏转业军人周志刚,他不仅是脱贫攻坚中的骨干力量,简直就是一位冲锋陷阵的英雄。

  FB体育 FB体育平台

  写山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但要写物质的变化,更要写人的变化,写人的观念之变,精神之变,行为之变,形象之变。写好人之变,才能真正全面和深层次表现山乡巨变。另一个层面是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各的弱点和毛病,让人欣慰的是,这些人物后来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他们的面貌焕然一新。

  FB体育 FB体育平台

  王雪瑛: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塑造了驻村向家明,如何避免驻村人物概念化,塑造出一个血肉丰满的“时代新人”形象?您在写作中如何应对这个当代作家面临的课题?

  刘庆邦:如何塑造血肉丰满的“时代新人”,正是这部的着力点,也正是我常思考,想回答的问题。我每年都回农村老家看看,对老家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动在心上,很想写一部反映农村现状的长篇。有了写作的愿望,还要有写作的机缘。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是一部长篇成败的关键。主要人物是一部的纲,纲举才能目张。主要人物犹如一棵树的骨干,只有骨干立起来了,才撑得起满树繁花。全国有五十多万个驻村,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我设想,最好能找到一位驻村为主要人物,才能把所有素材集中起来,统率起来。当我有幸相遇遵义山区这位驻村书记时,心里一明,众里寻“她”千百度,获得过“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的她,正是我要寻找的驻村的优秀代表人物!她对这部的启动作用是决定性的,没有这个人物,就没有这部。

  正是在塑造新时代新人的用心探索中,在向家明这个具体人物身上,我才逐渐认识到“时代新人”的特质。“时代新人”形象不是一个概念,是通过具体行动在向家明身上体现出来。她不是那种“高大全”式的人物,她也有七情六欲,儿女情长。她也想得到职务上的升迁,也想过多挣工资,遇到不开心的事,她也跟丈夫使小性子。她与不同人物打交道时,用不同方法,不同语言,体现出她立体形象的多个侧面。

  王雪瑛:中年人的情感面临着现实生活的种种磨砺,向家明离开城市,和丈夫的两地生活中,更显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珍贵,他是雪中送炭贴心支持的亲人,家里家外风雨同舟的战友,还是理性分析敢于直言的诤友。他让她在砥砺前行中后顾无忧。在他们的关系中,深入了向家明的心灵世界,也寄予着您对女性情感的关注,对中年人情感的理想。

  刘庆邦:向家明投入脱贫攻坚战役,能取得超预期的成果,丈夫对她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没。丈夫的支持,不仅有情感,道义,还有智力上的。丈夫帮她出了不少好主意,是她的坚强后盾。一人去攻坚,全家总动员,父母、孩子、妹妹和妹夫们,都支持她的工作。

  向家明爱唱歌,爱美,爱小动物,爱动感情,她是一个情感丰富,有激情的女性,她不是“方海珍”,不是“江水英”,也不是“柯湘”,是不可复制的“这一个”。她在工作中的果敢决断表现出“女强人”的一面,但她不失是有平常心的女儿家,她的心灵还是温柔善感的女性世界。她是人到中年,但依然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劲头。

  评论家李敬泽在评论我的作品时说,川端康成写的是日本美,刘庆邦写的是中国美。敬泽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为我的创作指出了一个方向,他的评价让我深受鼓舞。我也喜欢川端康成的一些,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部《花灯调》,是我努力写出新时代的中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