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正月里最为重要的节日,除春节之外,当属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的名称有很多种,人们以前将其称为“上元节”或者“元夕”,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绘的便是南宋都市中繁华的元宵节景象。
元宵节被视为春节的结束仪式,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十五也就出了年。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在其产生之后的千余年里,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说法。
真正意义上的元宵节在隋唐时期才得以产生,这一说法是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但关于元宵节由何演变而来,其源头是什么却说法不一。在目前学界的诸多说法中,太一祭祀说占据了主流地位。
据《史记》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汉武帝会在每年的正月“上辛日”前往甘泉宫祭祀太一神,太一神是西汉官方的祭祀主神,地位十分重要,而祭祀活动往往会从黄昏一直到第二天的天明。
祭祀太一神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演变,最终成为隋唐时期的元宵节。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反对意见很多!人们根据史料和天文知识推算出,正月“上辛日”应是正月初一到初十的某一天,并不指正月十五,在日期上两者无法重合,自然也不能说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为元宵节的滥觞。
太一神只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祭祀神,哀帝之后便断了香火。不过,到了唐朝却突然盛行起来。因为,唐朝皇帝以老子李耳为始祖,李渊更是将道教立为大唐的国教。早在隋朝之前便有人将“太一神”附加在太上老君的名号之前,且“太一”二字本身便来源于道教,所以人们将太一神与道教开始牵扯起来。“太一祭祀说”开始盛行起来。
这一说法与其说是代表了所谓的“事实”,不如说是李唐皇帝企图借此来凸显其与道教始祖老子之间的继承关系,这样便可以使唐朝更具正统性与历史渊源,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的掌控。
元宵节来源的第二种说法依旧与道教有关。什么是三元呢?三元指的是“天、地、水”三个元素,其来源为东汉末五斗米教创设时所祭拜的主要自然神灵。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使得人们信奉道教以求玉帝保佑,而“天、地、水”这三元信仰在民间则大受追捧。人们认为三元分别代表着“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且这三种神灵下凡的时间也不一样,其中天官下凡的日子则为正月十五这一天。
人们为了迎接神灵下凡为民解决困苦,便会在这三天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其中因天官地位最为尊崇,所以对其的祭祀活动也最为隆重,后来便演变为元宵节。又因为正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三元里的“上元”,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天官喜欢热闹,人们会在这一天燃灯庆祝,唐代的元宵节为三天,到宋代更是成为五天,繁华美丽的灯光自点燃后彻夜不灭,十分壮观。
除三元说之外,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还有“平吕”这一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汉惠帝刘盈也英年早逝,为了夺回权力,人们拥戴汉高祖第四子刘恒并助其夺回权力,汉文帝即位之后,为了庆祝和纪念太平日子到来的不易,便将平定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当作与民同乐的好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张灯结彩以庆祝,而这也成为元宵节的起源。
尽管元宵节的形成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没有什么关系,但元宵节的出现也的确要归功于汉武帝时期“太初历”的颁布,正是这一历法体系的确立使得正月成为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正月十五也就由此确定下来。
自唐代开始,中国传统节日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其浓厚的原始祭祀与驱邪色彩开始消退,逐渐向全民娱乐消遣的方向转变。
隋代的时候,正月十五就已经是十分重要的庆祝日子。隋炀帝生活奢靡,宫廷的庆祝活动规模宏大,十分壮丽,但这反而使正月十五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到了唐代,庆祝正月十五得到了统治者的官方认定与提倡,其名称也正式定名为“元宵节”。玄宗时期更是“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永以为常式”,元宵节赏灯自此成为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所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
元宵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的太一神祭祀说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正确的,但随着研究的进步,这一说法也逐渐被人们质疑、放弃。目前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虽然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其与中华文明早期的祭祀活动有关却是无疑的,其正式确立在唐代也是确定的。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唐代崇道思想下的政治附会》,《民俗研究》2019年第3期。
向柏松:《元宵灯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新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