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春节是迎接春天的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人们最为休闲的时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FB体育 FB体育平台域,其春节的习俗不相同的。在我省境内就形成了陇东黄土高原地带、甘南藏区、河西走廊三种各具特色的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在武威实地体验了那里的春节习俗。武威是汉武帝开没的河西四郡之一,曾经是中国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万里丝绸之路上最为精彩的地段。两千多年的岁月沉淀,武威的春节习俗不仅热闹,而且也是保留着大量的农耕文化、丝路文化的印痕。
春节这一习俗最早来自中国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在腊月结束时要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们往往用朱砂图脸,身上用鸟的羽毛装饰,又唱又跳,以此来向上苍祷告,使来年能有个好年景。尽管后来的夏朝使用了历法,但是这种腊祭的习俗却牢固地深入了人们心中并逐渐地流传了下来。
“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业在人们的生活占着非常重要地位,中国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或多或少地和农耕文化有着FB体育 FB体育平台关系。在武威的春节习俗中曾经有个打春牛的习俗,这个习俗就是一种农业崇拜的反映,也是一个迎接春天的活动。
“春为岁之首”,在古代人们把立春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开始,也就是春节的开始。在旧时河西走廊的武威地区人们要在立春的前一天,举行一个隆重的打春仪式。这就是----打春牛。
这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农业祭祀仪式。届时,县长等各级政府官员都必须出席。武威的打春牛活动一般选择在东郊举行。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敲锣打鼓,组织起盛大的参加队伍。活动开始前,人们先根据芒神春牛上显示来占卜一年收成的好坏,然后是县长等头面人物祭祀芒神,祭祀结束后,人们就把土牛芒神迎到县衙,安置在大堂上。当立春的时辰到了后,县长便拿着竹鞭把春牛打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打春牛。
芒神是民间传说中主管春天的神灵,他的形状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牧童。打春的仪式结束后,庄户人们便把春牛的土带回家,掺到其他的泥土中用来泥牲口槽,据说这样就能够是六畜兴旺。
在这个仪式中最为重要的春牛的制作。春牛制是非常有讲究的。每年的秋末初冬,人们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在冬至后选择一个吉日,按照“年干”的方位取土,然后塑成泥牛。春牛的尺寸也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一般来讲春牛高四尺,象征着一年四季;身长3尺6寸,象征着一年360日;春牛的尾巴长1尺二寸,象征着一天12个时辰。
这一个典型到农耕民族的春节活动,所有的内容和农业密切相关。当然这种活动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古老的民俗也在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武威人的这种习俗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开始和正月初一日的出新和到一起举行。
这些年过年吃饺子的人越来越多。“好吃莫过于饺子”的确饺子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物,然而在武威农村人们过年除了吃饺子以外,还要吃做上一大锅庆丰烩菜。
每年的腊月初八,喝完腊八粥后,人们就开始糊里糊涂地筹备过年了,在忙忙碌碌中扫房、猪、蒸馍、做烩菜这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武威地区人们讲究过年的烩菜非常有讲究。做烩菜之前,先要做青粉,所说的青粉是用祁连山内二阴地区生长的青豆【豌豆】或者小扁豆,经过筛选、清洗、浸泡等多道工序,然后磨成糊状,这个过程类大体似于做豆浆的过程。等豆子全部磨成浆后,装入大缸中沉淀,等水粉分离后,把粉装入纱布中滤干,就成青粉(就是一种淀粉)。使用时将青粉充分溶解到水中,然后放入开水锅中,成为青粉块。最后将切好的青粉块、丸子、炸好的洋芋块、豆腐、白菜、金针、木耳等,汇入肉汤中。
一般武威农村每家都要做好半缸庆丰烩菜,数量一般要让全家人以及来拜年的亲戚吃过正月十五。青粉烩菜是武威人过年招待客人的“主力”,不论是自家人,还是来的客人,都呈上一碗庆丰烩菜,然后拾上炸的金黄的油果,雪白的大馒头,把丰收的喜悦和来访的客人一起分享。
青粉烩菜谐音庆丰汇财,有庆祝丰收,兴旺发财之意,同时这种烩菜制作简便,营养丰富,老少咸宜,故而过年吃青粉烩菜成为武威人的一道风景。
武威人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要吃饺子,而且在饺子中还要包上硬币,谁吃到了硬币就意味着来年会有一个好运,而亲戚朋友来了招待的自然就是庆丰烩菜。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武威人的生活水准也是水涨船高,但过年仍然离不开庆丰烩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