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里,将古人打铁花时的场景描述得美轮美奂。
打铁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23年春节,不仅绽放出了绚烂的风景,还焕发出了强劲的市场活力,火遍大江南北。以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古镇“火龙灯舞”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探索依托市场养活自己的新道路。
如果评一个2023年春节老百姓最喜欢的“花”,恐怕很多人要把这个票投向“铁花”。在线上,抖音短视频平台,在微博舆论场,各大新闻App,随处可见非遗传承人打铁花时火树银花的图片与短视频。在线下,祖国的东南西北均有打铁花的新闻报道。
春节期间,河南人高鹏飞并没有在家欢度,而是和同事跑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为当地群众表演打铁花。身着表演服,将1600℃的铁汁高高抛起,再用木板奋力将其打散,瞬间,夜空中万点星辰散开。精彩的表演赢得满堂彩。春节到处跑,已成了高鹏飞的常态。最近几年,每到春节他都会到全国各地表演。
山西晋城,春节打铁花已成为一种习俗。传承人付定才说打铁花工具的进步让铁花变得更大、花色也更多,给了大家更好的年味儿。
春节期间,山东淄博博山的红叶柿岩旅游区,传统非遗项目打铁花吸引了大批游客。
大年初一,江苏省无锡市西渚镇白塔村,上演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千年铁魂·江苏情》吸引近千名游客观演。游客王女士在抖音上刷到白塔村有打铁花演出,特意带孩子从无锡市区开车去观看。
元宵节,有上万人在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古镇观看烧火龙;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的官塘,有一群河南人千里入川为四川人表演打铁花,同样受到了观众的追捧。春节期间,在内江万达广场,河南师傅表演的非遗打铁花如银河流星,让内江市民尽享新春的欢乐;广元昭化古城,4位打铁花非遗传承人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大年初三晚上,在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舞龙者在温度高达1500℃的“铁水流星”下舞动穿梭,演绎出炫美磅礴的“星光”。元宵夜,重庆铜梁的舞火龙表演成为当地最隆重的庆典之一……
打铁花火了,一个打铁花的新市场正在徐徐开启,而国家级非遗项目打铁花正在跑步前进,拥抱市场。
今年春节,也是黄龙溪古镇的苏磊最忙碌、最惬意的一个春节。“20多年来,我感觉今年的‘火龙灯舞’最火,我们的队伍根本忙不过来。”黄龙溪非遗传承人苏磊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各地观看“火龙灯舞”的需求,他在黄龙溪紧急培训了30多人学习“火龙灯舞”技术,组成50多人的表演团队,还从重庆铜梁邀请了6支队伍入川表演。今年春节,他带领的队伍一共表演了将近50场“火龙灯舞”,足迹遍及雅安、乐山和成都等地,实现营业收入30多万元。加上经他牵线给其打铁花团队的活儿,共计实现70多万元收益。
生意最好的一天,苏磊旗下的队伍表演了5场。正月初一那天晚上,他和他的一支团队表演了两场。第一场,在双流区的凤翔湖,第二场在黄龙溪古镇,营造出“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的意境。“每表演一场12分钟,背后是一个多小时的准备。”他说,为了不让游客失望,他和团队只好在夜色里跑趟儿。
双流区黄龙溪镇人大主席刘阳告诉记者,伴生着打铁花表演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火龙灯舞”正在探索走一条市场之路。为此,当地正在探索“财政补助+市场弥补”的方式盘活非遗项目,让国家级非遗走向广阔的市场,用市场养活自己壮大自己。
成都市民俗专家刘孝昌接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说,打铁花是一种非遗文化与技术,清朝末期从北方传入四川。最先传到成都的锦江、双流、温江、龙泉驿区等地,再传入自贡等地。
以前,打铁花表演主要出现在过年、灯会等重大的节庆活动期间。“当时,打铁花还比较稀罕,表演的次数也不多,不是每年都能看到。”刘孝昌说,起初的铁花样式很简单,就是匠人用工具把铁水抡开,与器具碰撞后形成千点万点的火花。在他的记忆深处,黄龙溪的“火龙灯舞”是观赏中的极品,锣鼓喧天中,铁花飞溅、烟花四射、龙腾狮跃,既喜庆又热闹,互动性也强,把节日的氛围推向高潮。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非遗传承人的改良创新,铁花有了更多的花样,比如,有螺旋状的,有孔雀开屏式的图案等,进一步提高了观赏性。他提醒大家,铁花具有一定的危险,观众最好远远欣赏,以免被烫伤。
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说,从打铁花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最初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源于中国古代工匠在铸造器皿过程中的发现,逐步成为一种祭祀活动,再发展成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理由成为人们在各类节庆、文旅活动中的一项重头戏。”汪洪亮说,从视觉上看打铁花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从内涵上看打铁花富有喜庆和谐的文化特质。而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焰火是辞旧迎新的重要表达形式,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及环保意识增强,烟花爆竹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打铁花回应了中国人春节文化记忆中的精神需求,市场响应了这种需求于是火遍大江南北。
汪洪亮很欣喜地看见以黄龙溪“火龙灯舞”为代表的非遗项目正在摸索着走向市场。他说,文化贵在传承和弘扬,除了“冷门绝学”,大多数非遗应该摆脱财政供给的被动局面,走向广阔天地,既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是为非遗的存续和发展提供动力。
对此,他有两个建议:一是需要培育传承人队伍;二是要走市场化道路。比如主动联系各类开业、奠基、剪彩等喜庆活动,为之助兴造势;主动结合春节、五一、国庆等传统佳节中的相关官方或民间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在各类地方文旅活动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表演,实现非遗走向民间的初心和价值。
打铁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属于我国大型的民间传统的烟火,又被称为铁水打花,有“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它是在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在铸造器皿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的文化表演技术,它主要在北宋年间出现,在明清年代十分的流行,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