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延长春节假期至9天、“隔周三休”、取消调休……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如何休假纷纷建言献策,引发极高关注与讨论。
据媒体报道,自2020年至今,连续四年两会期间,至少有八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延长春节假期的建议。值得讨论的是,延期假期到底可不可行?这背后还涉及哪些社会成本?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春节假期的感受,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会选择“累”。回家过年需要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也需要时间,掐头去尾之后,春节假期所剩无几,期间还要完成探亲访友等一系列“规定动作”,怎一个“累”字了得。因此,关于延长春节假期的建议总会引起广泛的支持。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将3天春节法定假期增加至5天,加上首尾两个周末,春节假期就可以延长到9天。不需要东拼西凑,似乎只要增加两天的法定假期,“年”就能过得更加淡定从容,这怎能不让人充满期待?
不过,旅业人士做过一项粗略的统计,以一年52周计算,我国居民的双休假期有104天,加上11天法定节假日,共115天。从整体假期天数来看,假期并不少。而增加法定节假日不仅要经过相关程序,还要统筹兼顾各方需求。正因为如此,虽然近年来不少建议都提出了要延长春节假期,但往往都没有下文。
毫无疑问,休假制度应尽量保持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铁板一块”。实际上,我国的休假制度本身就是在不断完善调整——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双休制,此前的40多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单休制。与此同时,法定节假日也从最初的7天,调整为现在的11天。
整体来看,我们的休假时间在不断增加,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更是得益于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的假日制度源于1999年国家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时间已经过去了24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假日制度或有必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行改革优化。
实际上,休假不仅仅是一项劳动权利,同时也是假日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公众对于休假的需求,体现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过程中,不仅释放了消费需求,而且反映着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活跃程度。做大做强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有助于稳增长促消费,推动宏观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而这,不妨从适当延长公共假期做起。
前边借一点,后边挪一点,7天的春节假期一多半都得“还”。适度延长几天,让普天同庆的氛围再持续一段时间,这个设想很美好,但一旦进入实操,恐怕有些不太好办。
一个让人丧气但必须直面的问题是:一旦春节假期增加,这笔成本账该怎么算?从市场层面看,因为要休法定假期,正常的生产链、产业链都会放缓甚至停下来,这无疑会影响企业的收益,如果遇上好的市场机遇,机会成本会更高;从人力层面看,法定假期延长,也关系到员工薪酬待遇等费用如何合理负担的问题。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如果这些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无疑会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带来较高的用人成本和负担,并不利于经济快速复苏。
从社会层面看,也应统筹考量,协调联动,不能任性而为。“全国一盘棋”,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机制,如果生产经营、旅游文化等各部类“自行其是”,也会带来很多不便。
个人要成就事业,团体要创造业绩,社会要健康发展,经济要实现突破,这些都需要人力和时间上的付出。即便劳逸结合、快乐休假已成社会共识,若想真正落地,也要充分考虑,量入为出。
此前,人社部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实施每周四天半工时制的建议时就曾表示,进一步缩短工时标准尚不具备现实基础,不宜在企业中广泛推行。进一步缩短我国的法定工作时间标准,需要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基础,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
目前之计,除了继续在休假的制度安排上探索更长的假期之外,不妨优化现有假期,如利用年假来自主调节长假,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大众。还有,与未必确定的“增加”相比,或许免于现有节假日被“减少”,才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当下部分企业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都没有得到很好遵守的语境下,畅想9天、15天春节假,不免有些奢侈。
关于如何休假,是每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这些建议、提案甫一公布,往往都能迅速成为热搜话题。原因很简单,这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有几天休假,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其实都系于每周、每月、每年我们有多少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假期。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正因为牵涉了十几亿人群,休假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比如今年有政协委员建议施行“隔周三休”的制度,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但仔细一想,这其实是对自1995年开始施行的双休制的重大改革,几乎是将日历全部重写,还牵涉到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等等一系列国际接轨的市场运转。可以想象,这种改革成本较高,可行性也就大打折扣。
这只是一个缩影,但也侧面呈现了假期改革的复杂。这不仅是时间问题,还关系到企业成本、法治监管、劳动力就业、公共服务运转等一系列问题。看上去多一天少一天的事,但这意味着社会时钟的整体调校,需要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体都能跟上。
其实这也给代表委员的建议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假期的调整,所涉范围是多大?产生的效益是几何?社会成本又是多高?这些可能都需要代表委员列出一些量化的指标,而非仅仅给出一个泛化的时间、天数变化。相信有了数据支撑,这些建议也就有了取信于人的基础。
此外,代表委员也不妨做好更细致的调研功夫,更加通盘地考虑建议的可行性。其实在网上看一圈就可以知道,很多建议网友并不“领情”,只是呼吁保障好“双休”。
这也是一个提醒,更加贴合社会的脉搏,更具备现实针对性,相关建议的质量自然也能提高,进一步改革也就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