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图文作者:黄安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杰地灵才能使江山如此多娇!故土乡村是许多人的根和魂,民族团结、家业兴旺是许多人的理想和愿望。我的老家在东兰,本文撷取广西东兰县2023年春节期间的城乡,摄取最基层的乡镇村屯几个场景、片段、镜头,记录一方水土的当下的人间烟火,记录他们的活动,展现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以乡情为纽带,乡情碰撞人情世俗,看看家乡亲人们如何以文体鼓舞乐奏民族团结时代新歌,如何度过2023年新春佳节,给岁月留下点滴记忆、给人们留下些许念想。
202年至2022年,全球同此凉热,我国人民同甘共苦,大家都经受了三年的新冠疫情的肆虐,疫来线月底,中国宣告解除新冠疫情防控,群情振奋,许多人经过“阳”的考验后,劫后重生,三年的压抑,久违的放开,此时,在时点上正好赶上了过大年和迎新春,一下间,点燃了人们文体歌舞活动的激情,激发了民族团结友谊情愫,焕发了民间文化的绽放!
2023年春节期间,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城乡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不断丰富人们体育文化生活和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凝聚力、向心力,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我国许多城市乡村举办了新春文体活动,欢歌载舞,红红火火过大年。
东兰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全县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辖6个镇8个乡147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有壮、汉、瑶、侗、毛南、仫佬、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32万人。东兰这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是“狼兵故里”,是“世界铜鼓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将军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三乌鸡之乡”。东兰县壮族人口占比最高,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1.30%。如今东兰各族人民一家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近日,东兰县“铜鼓习俗”刚刚获得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的第一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东兰县铜鼓习俗入选全国文旅融合类典型案例,东兰的“蚂拐节”是个民间热闹的娱乐活动,跟铜鼓密切相关,节日里必须有铜鼓,两者相辅相成。
东兰是没有围墙的红色历史博物馆,这里有铜鼓文化、将军文化、长寿文化、蚂拐节文FB体育 FB体育平台化、狼兵文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中国气候宜居县”,“全国异地养老基地”、“中国睡眠康养示范县”,“中国最美乡村”等。201年春节,时任国务院总理莅临东兰视察并赠言“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这是总理对东兰的高度概括和评价。著名作家曹靖华先生曾不禁赞叹:“风物还是东兰好”!
东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建设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契机,深挖“旅游+”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绿色旅游产业,打造红色老区、绿色生态、金色铜鼓、银色长寿、黑色物产“五大品牌”的文旅康养旅游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
(一)在东兰县县城。东兰县举行2023年迎新春音乐晚会。1月16日晚,东兰县举行2023年迎新春音乐晚会,向广大群众送上新年的祝福。晚会以“欢乐庆新春和谐兴东兰”为主题,共14个节目。
当晚8时,晚会在一曲欢快祥和的歌曲《好运来》中拉开序幕,接着歌曲《美丽中国》、《改变自己》、《听闻远方有你》,舞蹈《我们一起闯》、《织嫁》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了新时代东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奏响了全县人民上下一心,共建和谐新东兰的信心和决心。演出在歌曲《啃漏啃果肥》中落下帷幕。
1.在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202年巴学村被认定为广西第一批红军村)。2023年新春佳节期间,怀着倡导“红色东兰绿色崛起”,汇聚文体力量,建设壮美家乡的愿望,巴学村两委于1月15日发出活动通知,村民踊跃报名参加,活动有拔河、象棋、乒乓球、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特别是篮球比赛更是精彩纷呈,从大年正月初一打到正月初三,每场比赛观众几乎爆满,运动员主要来自本村的巴学队、内坡先队、外坡先队、廷岁队、板乐队、弄内廷怀队共6支屯级队登场相互切磋技艺,比赛中,各队运动员密切配合、顽强拼搏、竞相争夺,尽情展示风采,营造了和谐团结、健康喜庆的春节氛围。通过比赛活动,发现不少民间能人高手,比如通过篮球比赛活动,发现巴学子弟有黄佳、谢雨濠、黄靖、黄耀、黄裕强、黄壮、黄振峰、陈康、黄宝、李光钰、李光祥等众多年轻人的篮球攻防能力和水平表现突出,江山代FB体育 FB体育平台有人才出,未来可期。
大年正月初三晚(1月24日晚),巴学村民们举办了巴学红军村2023年春节文艺晚会。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节目、一个个精彩的表演,一句句关心的话语,让巴学这个乡村世界变得更加有温度,让乡亲们度过了一个文明健康、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2.在东兰县武篆镇中和村国隆屯。国隆屯举办多项新春活动。一是以交流促学子奋发。2023年1月22日,东兰县武篆镇中和村国隆屯在该屯活动室二楼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学习交流座谈会,参会人员共达4余人。会上屯里前辈纷纷向国隆学子分享自己人生中的所见、所念、所失、所得、所感、所想,用自己的宝贵经验为后辈做好人生指引。
国隆屯周诗悦为大家讲述职业价值观,任何职业都不分高低贵贱,只要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哪怕困难重重,也不要轻言放弃。
国隆屯历来重视教育,每年大年初一都以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子们的交流学习。出生于国隆屯的周壮志,博士后毕业,现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这是国隆屯第四次自主举办的学习交流座谈会。该屯自2019年以来就以村民自愿捐款的形式创办“国隆励志奖学金”,每年向成功考取大学或追求高等学历的学子们发放奖金,以鼓励后人弘扬国隆精神。二是敬老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品质,让青少年们始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大年初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国隆屯如期举办一年一度的敬老活动。村里青少年们为屯中6岁以上老人发放红包送去慰问,祝愿宗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三是文娱体育活动。为了发扬国隆后代的团结协作精神,展示青少年的昂扬斗志。本着增进友谊、锻炼体魄、切磋球技的原则,国隆队和老表队于1月22日中午一点半在屯灯光球场举行了以“张扬活力欢度新春”为主题的篮球友谊赛。为营造良好的新年氛围,增强宗亲的凝聚力,提高乡亲协作力。1月22日下午在球场上开展了“开心迎福运,欢喜过大年”为主题的套圈趣味活动。每一位参与活动的乡亲们都从活动中获得了奖品,个个兴高采烈,活动现场也热闹非凡。
2023年春节期间,由东兰三石纳合奖助学金委员会主办,纳合村乡贤篮球组委会承办的,以“红色故土多彩纳合”为主题的纳合村第一届“红军杯”篮球赛暨第五届纳合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在纳合红色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从大年三十开始,至新年正月初三结束,历时四天,为纳合历届活动跨越时间最长,群众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大年初三下午,各片区比赛结束后,进行表演赛,由吴迪、赵文焯领衔的纳合明星联队VS特邀代表泗孟队。
在文体活动结束后,纳合奖助学金委员会为获得2022年度(第五届)纳合奖助学金的学子颁发奖金。据统计,共有陈柏旭、覃长帅、莫丽逗、陆翰杰、黎彩虹等61人获得2022年度(第五届)纳合奖助学金,应颁发金额为7200元。
1.2023年春节期间,东兰县长乐镇举办了长乐镇2023年第十二届篮球运动会和东兰县长乐镇2023“乐群杯”新春足球邀请赛。其中,东兰县长乐镇2023“乐群杯”新春足球邀请赛共有:东兰县足协代表队,凤山县足协代表队,金城江区足协代表队,长乐宫足球俱乐部代表队四个队参赛。比赛结果:金城江区足协代表队获第一名,长乐宫足球代表队获第二名,东兰县足协代表队获第三名,凤山县足协代表队获最佳组织奖。
2.在东兰镇新烟村。春节期间,东兰镇新烟村举办第五届民俗文化活动节,大家以球会友,欢歌载舞过大年。活动有民俗文艺节目展演、足球拔河比赛、民俗运动、烟花展示、游园活动等。足球比赛邀请来自全县的6支足球队登场相互切磋技艺,比赛中,各队运动员密切配合、顽强拼搏、你争我夺,尽情展示风采,营造了和谐团结、健康喜庆的春节氛围。
当晚,村民们举办了闹新春迎佳节民俗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活动。在晚会前,村民代表分别为新烟的先进个人、模范家庭以及莘莘学子颁发荣誉证书和助学奖学金。
在普天同庆的春节,敲击铜鼓和过蚂拐节是东兰两大闹春祈福亮点活动。敲击铜鼓和过蚂拐节被视为一种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或本部落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东兰是世界铜鼓之乡,自汉代以来,铜鼓文化世代沿袭。铜鼓是壮民族的心灵圣物,是骆越文化的经典传承。他们通过铜鼓那亘古的声响和撼世的力道,向世界传递其不朽的民族之声,因此铜鼓也就成为全面综合地方社会生活的一个文化核心,成为壮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在河池壮族民间,铜鼓已远远超越物的崇拜,它是人们心中隆起的精神高原。壮族铜鼓习俗呈现喜庆功能、娱乐功能、权力功能、财富功能、审美功能、集众功能、娱神镇邪功能。
在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东兰核心区从正月到二月初二,千百年传承的铜鼓、蚂节习俗活动丰富多彩,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2023年农历正月和二月,东兰沿红水河流域各乡镇在这期间举办系列民俗活动。特别喜庆的是,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发布确认:东兰铜鼓技艺成功入选2022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名录。
东兰蚂蚂节是通过祭祀、埋葬青蛙来预测年景、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民俗活动。目前较为盛行的是在东兰长江兰阳、长乐板登、巴畴巴英等地。地处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县壮族山村,从古至今,每逢新年到来,都要欢度一次盛大的蛙婆节(青蛙节)。蛙婆节期间村村寨寨铜鼓声不断,男女老少沉醉在欢乐的歌舞之中。蚂拐节的时间从正月初一开始,历时各地不一,有的5到7天,有的达一个月;可以一个村子单独举办,也可以由几个村子联合举行。其具体过程各地大同小异,但都需经“请”、“祭”、“葬”这么三个阶段。安葬青蛙之后,人们还要举行盛大的娱乐晚会。晚会前跳娱神的青蛙舞,然后是通宵达旦地打铜鼓、唱山歌。这种晚会,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通常都来参加,青蛙坟周围人山人海,它是整个蚂拐节活动的高潮。
2023年东兰县陆续有兰阳村、坡拉村、村、那乐村、牙能村、板隆村、板登村、巴英村举办蚂拐节,这是世界上举行蚂拐节最多的地方,其中2023年2月18日到2月21日,连续四天在隘洞那乐、金谷牙能、长江板隆、长乐板登、巴畴巴英等乡镇村举办。
1.长江镇兰阳村蚂拐节。在2023年东兰县的“蚂拐节”中,兰阳村举办得最早,是在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举办,这里举办的蚂拐节非常早,是名副其实的壮族蚂拐节。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有外国的游客慕名而来。近日,兰阳村刚获得“红军村”的称号,不管在古代的狼兵,还是在现在的年代,爱国的情怀永远不变,蚂拐节的习俗也永远传承下去,这些是基于兰阳的文化与自信。
2.隘洞镇坡拉村。2月2日,在东兰县隘洞镇坡拉村,一百面铜鼓集聚于此,近千名群众汇聚一堂,闹新春。春天敲鼓,意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东兰铜鼓,各乡镇、村寨都有自己的锤打技法,有四锤、七锤、七锤回环等敲鼓技法。当天,隘洞、长江、长乐、巴畴等乡镇各村寨的鼓手,拉起铜鼓阵,鼓友们激情澎湃,鼓声铿锵,你敲我和,以鼓会友、以鼓交流,尽情展示传统技艺,共同闹春祈福。
2月是当地群众敲鼓闹春的时节,整个2月东兰红水河沿线的乡镇将陆续举办铜鼓会。
“隘洞镇的传世铜鼓共有147面,主要集中在红水河沿岸一带,在新春举行铜鼓会是我们的民俗文化,既有利于传承和保护铜鼓原生态文化,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隘洞镇委书记周万宇说。
据了解,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河池市对保护区内的铜鼓习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确保其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3.东兰镇村蚂拐节。热闹的铜鼓敲起来,欢快的山歌迎宾来。2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村铜鼓喧天,热火朝天。蚂舞、铜鼓声等独具特色、壮乡浓厚的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将该村蚂节氛围推向高潮,为十里八村的民众和游客献上别具一格的非遗民俗“大餐”。“蚂拐节”是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壮族传说中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通过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
4.隘洞镇纳乐村蚂拐节。“找到蚂拐了!”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2月18日,东兰县隘洞镇纳乐村人潮如织,铜鼓、山歌声齐鸣,县内外乡亲、游客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度蚂节。在鼓声中,人们跳起“蚂寿老人面对蚂灵敬献贡品,烧香虔诚叩拜,同时唱“蚂歌曲”,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氏族繁衍、六畜兴旺。一时间,场地上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很是热闹。村民们还表演了百面铜鼓弹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其间,壮族顺口溜、竹竿舞、山歌对唱、篝火晚会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也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5.金谷乡牙能村蚂拐节。2月18日,金谷乡牙能村村民迎着春光,欢聚一堂,敲响铜鼓,唱起山歌,展演民俗,欢度一年一度的“蚂拐节”。上午,村民们按照壮族传统习俗,一大早就忙着宰猪鸡、蒸五彩糯米饭、舂糍粑、煎豆腐圆、染红鸡蛋等贡品,在壮族“蚂拐节”传承人的带领下找蚂、孝蚂、拜蚂、祭蚂……举行系列活动,祭祀蚂女神,祈福人丁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下午,“蚂拐节”活动进入了高潮。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原生态”的舞台上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壮族丰收舞、传统生产、蒙面敲鼓、山歌对唱等传统蚂拐文化,为广大游客奉献了一场壮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视听盛宴。
6.长江镇板隆村蚂拐节。2月19日,东兰县长江镇2023年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板隆村“蚂拐节”活动成功举办,当地群众一起敲响百面铜鼓,进行丰富多彩的蚂拐民俗活动展演。当天活动在悦耳的铜鼓声中拉开帷幕,随后进行富有地域特色的找蚂拐、游蚂拐、祭蚂拐、百名山歌手唱祭蚂拐歌等传统蚂拐文化民俗活动。同时,当地群众还进行了壮族纺织、卷线、绕排线现场展示和打陀螺等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加入。
大张旗鼓地举办蚂节民俗文化活动,就是要发掘和继承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彰显长江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全方位展示红水河流域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着力打造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文化,提升长江镇民俗旅游文化和知名度,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下午进行的“百鼓祈福”活动,百面铜鼓同时奏响,悠扬而悦耳的铜鼓声在山村上空久久回荡。特别是十多名青年的音乐铜鼓展演,让游客感受到铜鼓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当晚,板隆村举办《傩面蛙神佑平安》民俗活动,来自各地的近万名游客和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在铜鼓、山歌、篝火中,尽情感受着蚂文化的神奇魅力。
7.长乐镇板登村蚂拐节。2月2日,广西东兰县2023年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长乐宫景区板登村“壮族蚂拐节”活动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来自非洲、亚洲、欧洲的伊朗、南非、美国、英国、柬埔寨、阿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多名游客前来观赏,畅游天下溶洞奇观长乐宫景区,国内中国日报、新华网、河池日报等十几家报社媒体也前来观赏报道,把活动推向高潮。
8.巴英蚂拐节。2月21日一大早,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就响起悠扬悦耳的铜鼓声,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核心区2023年巴英壮族蚂外国游客共同敲响铜鼓、体验文化盛宴。除了唱蚂民重视农耕、热爱劳动、勤劳智慧的优秀品格。系列的表演活动还有:织布、拉棉线、打陀螺、竹竿舞、筒噔等壮族传统生产、生活、文体技艺演示,村民们以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表演,展示壮族文化的生动和淳朴。铜鼓阵迎宾、竹杠舞互动、蚂拐山歌会、山歌对唱、民间艺术大联欢(非遗展演)、巴英蛙婆泉山歌会(游客互动山歌即兴自由对唱)、蚂拐文化主题展演、农耕文化(农民竞技)体验活动、铜鼓祈福、葬蚂拐、篝火狂欢(蛙婆下凡)等活动一波接着一波。晚上,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来自周边壮族村寨的青年男女同游客们手拉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欢歌载舞,尽情狂欢,通宵达旦。东兰板登村、巴英村的蚂拐节活动在尼日利亚等国外电视台得到宣传推介,影响广泛。
(一)印象。2023年春节期间,我在家乡见闻的总体印象:东兰县2023年迎新春活动接民气、聚人气、有朝气。总体感觉:有活有动接民气,有食有住见民念。为驱疫情虐三年,迎春聚气舞翩跹。搭桥铺路为团结,百花齐放竞争妍。遍地炮仗与花烟,祈许新岁吉祥愿。
一是期望新年迎春活动继续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民族文化,传承红色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村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谋划建设红水河铜鼓文化园,启动建设铜鼓文化体验区,策划首届世界铜鼓文化论坛,争取建立“国家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助推经济持续增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息和特征,新时代有新的生活质地和恢宏气象。我们应该把当下的状况讲给历史,告诉未来,打造更接地气的人文共同精神家园。
二是期望加大文旅融合发展力度,新年迎春活动体现民族团结。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度开发“红色东兰之旅、山水东兰之旅、人文东兰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回暖复苏。同时,围绕共居、共富、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维“八共”目标,厚植民族团结融合厚土,打造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持续推动各民族亲如一家、携手奋进的融合进程,积极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三是期望新年迎春活动有年味,接民气、聚人气、讲喜庆。年味是什么?年味是红红火火的喜庆场景,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蜡烛。年味是父母的殷殷期盼,是常回家看看的再三嘱咐。年味是亲朋好友团聚时的欢快气氛,人气旺盛,气场和谐。年味是乡里乡亲祝福吉祥,恭喜发财,憧憬未来。年味是对幸福的虔诚叩拜,祈福天地,祈求丰年,祈盼安康。年味是对生活的庄严承诺,除旧布新,承上启下,激励自我。年味是对美德的竭力弘扬,尊老爱幼,平等互助,济困扶贫。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年俗,约定俗成,历史悠久。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年味是喜庆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洋溢着人情味的文化传统。留住浓浓的年味,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如今很多人只顾埋头挣钱,一年四季天天忙,忙得忘了家,忘了生命的根,忘了生命之舟的港湾在哪里,忘了心灵的驿站在何方,忘了调整后再轻装上阵。一年有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生有节奏,张弛有度养精蓄锐。而对于金钱大于一切的人来说,心中的年味确实是越来越淡了,越来越陌生了!
近年来,现代化、城市化和产业化,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更方便了,也加快了农村的空壳化、空心化。农业是第一基础产业,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农村历来是我、我军、我国人民最大的后方和革命的根据地!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处理不好就会地动山摇。农村的空心化是人为造成的,农村荒芜后,许多人就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后的生产资料,然后就会任由资本宰割!在城市每年都会有一大批企业倒闭,在城市能生存活着就不错了!况且现在很多工厂的订单大减啊,今年比去年更难过,会有一大批企业倒闭,比如其中的印刷行业会有不少企业将关闭,困为内卷太严重了,业务短缺,还有人工成本降不下来,物价在暴涨,这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会更低,城市房地产将会出泡沫甚至部分或局部,在城市谋生受挫的进城农民工,如果都不回归农业农村,那形势和后果将会多严峻?俯下身来认真看看国内国外的许多个破产的城市和荒芜的小镇,就知道问题多严峻了!捆绑在城市房地产上,就会造成了城乡严重差别!把公共资源集中到城市了,教育不平衡,医疗不平衡,以后农业、农村、农民怎么办?
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是乡村振兴!21世纪以来第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作为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既明确了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也充当今年和今后几年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指示器、风向标。
当下,好多人往城里住了,一些村子空了,人情味淡了,农村的年味怎能不淡吗?年是游子的盛会。家乡的变化牵动着在外务工人员的心!家是父母居住的地方,是心灵的避风港!家是温暖的窝,是情的居所,是爱的巢穴!留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漠漠农田,留得住鸡鸭牛羊的和鸣,留得住十里哇声一片,留得住袅袅炊烟的缭绕,才留得住浓浓的乡愁,才留得住浓浓的年味。愿年味永远飘香,成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记忆,成为民族的共同记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