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而通过“焚化”能从“现界”转入“冥界”的观念也逐渐被接受,用到了纸钱中,出现了“烧纸”。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地方性的限制下,造就出一种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
虽然很多人已经走出乡土社会,在大城市扎根,但有乡土情结的中国人,依旧摆脱不了乡土社会传统的行为方式。
比如家庭依旧是中国人的文化中心,每到婚丧嫁娶,都必定要按照传统习俗或者老祖宗的规矩行事,全家人汇聚,按照长幼排序规范礼节,从而形成和谐的生存环境。
因为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符合人类生存条件,这种欲望不是说“我想要什么”,而是一种文化事实。
除此之外,清明节烧纸这样一个习俗,也正好反映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
但旧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不仅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也会蒙受损失。
2018年清明节,四川安岳县一位老人在山上烧纸点燃了茅草,被火烧至抽搐,不治身亡。
今年3月23日,海南一处草地发生火灾,经初步估算,火灾过火面积约2400平方米,火灾原因是市民祭祀烧纸后,未确认火源熄灭便离开,火种遗留引发。
有数据显示,烧荒烧炭、上坟烧纸、野外吸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三个原因相加占到已查明火源的58%以上。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站在客观的位置,去看这项行为,对个人和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其实,殡葬的移风易俗,由来已久。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环境污染严重,殡葬改革在中国已经默默推行多年。
1994年的《上海市公墓管理办法》早就规定:禁止在公墓内燃烧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迷信用品和燃放烟花爆竹。
2009年,民政部又发布《关于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逐渐开始取缔冥品焚烧、燃放鞭炮。
清明节该不该烧纸的问题,就是旧有的乡土文化,和新的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
前面提过,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质,很多节日和习俗产生背景都是在乡土田间,有着广阔的实行空间。
烧纸和放炮,是典型的农耕社会产物,到了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总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仅打破了城市人追求的边界感,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灾害。
烧纸,或许不利于环境,但最好的做法绝不是一刀切,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新加坡。
当地民间组织和政府,会在每个市镇远离居民窗户范围,设置焚烧冥纸的专属设施,比如铁桶焚烧炉,并鼓励或规定人们使用这些设施。
有网友分享北京临近清明的烧纸见闻,他看到路边摆放了很多铁皮桶改造成的小炉子,提供给有需求的人使用,很多市民会在这些铁皮桶中烧纸,旁边也有配备灭火的喷水设备。
新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但不能因为顺应时代发展就丢弃我们的文化,如何让传统习俗适应如今的环境和居住条件,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只要在网上墓园免费注册,就可以为逝者创立一个纪念空间,上传墓志铭、生平事迹、照片等资料,对墓园进行个性化布置,供来访的亲友悼念。
这里不仅有钱,连陪伴宠物、豪车别墅、火锅麻辣烫都可以送给另一个世界的故人。
现代人日复一日的为生活奔波,没有时间去思念离开的人,但因为清明节的存在,至少留了一天,给我们面对逝者和死亡。
无论是上坟烧纸,还是网上扫墓,都是一种传达思念的方式,那些逝去之人唯一的希望,不过是被记住。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