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高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年初一,我们就踏上了探亲的征途,一路上恭喜不断,利是不断。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刻,虽然我已经是大学生了,也成年了,但是我还是有种喜悦,等待红包的喜悦。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往事,聊未来,聊工作,聊生活,仿佛有无尽的言语。而我们小辈就在一旁倾听,无聊时,就会一大帮人齐聚聊我们的学生生活趣事。又或者一起出去放烟火,看着冉冉升起的星光点点,看着那灿烂的瞬间,无限感慨。
烟火尚且不愿庸碌余生,而我呢?回首大一那学期,光阴就这么轻易流逝却不留任何痕迹。我不止一次感慨过,我究竟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考大学,就为了现在大学的糜烂生活吗?我的理想,我的抱负,我的未来在哪里?难道就这么忘了吗?
大一是彷徨期,告别高中紧凑的学习生活,转入自由的大学生活。面对无尽的时间,完全失去了高中时的目标和打算,只能任糜烂腐蚀人心。这个寒假确实令我顿悟了很多,回想这一学期的日子,能令我回味的事少之又少。这难道就是我来大学的愿望吗?不行,我必须醒悟,不能再空耗光阴了。于是就在这个寒冷的假期,拟订了未来的计划,我相信,有计划的生活能让生活更美好更值得回味。
除了思索外,我们还利用了这个假期出去游玩。在我们家乡,有一个旅游胜地,虽然不是古迹,也比不上桂林山水的清秀,也没有黄山的奇,但是它也有它的特色。霍山,在家乡可谓家喻户晓,身为家乡的一份子,当然也应该去观赏一番拉。
一大早,我们便离开了那个温暖窝,踏上登霍山的征途。一路开车到山脚,远望那霍山,在一片平原上,仿佛有“一览众山小”的韵味。我们一路嬉笑的登山,不忘观赏大自然的美妙。这是在大城市中少有的气息,尤其是深圳。面对那浑然天成的擎天大石,不禁赞叹造物者的伟大。那一线天的奇特巧妙,更昭示着造物者的神奇。
山半腰处有座庙就象其他很多名山一样,有着鼎盛的香火,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跪拜。并且还期盼能求一支妙签,为来年增添喜运。我们当然也不能免俗,买了一大束香进入庙内。庙中和尚告诉我们,每人手拿九支香,象征长长久久,然后环绕庙内的佛像,逐一参拜。最后把香插在庙外的`香坛。接着,要求签的信男信女们就先添香油,然后边心中默想要祈求的心愿,边轻摇签筒。我抽到的是中吉签,不好不坏的样子,不过反正我也不相信这种迷信的玩意,抽到这样的签也未曾不是件好事。但是,我的一位表姐就没那么好运了,一不小心就抽到下下签,好好的游玩顿时失了兴致。
那个老和尚好象习惯了这种事,便也习惯地安抚我表姐。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向佛祖说些什么只有“他们”才听得懂的语言,然后便把下下签的签文烧了。然后就叫我表姐重新再抽多一次签,这次我表姐就抽到中平签,看她一扫阴霾的样子。我便觉得纳闷,一支签的威力有那么大吗?可以改变命运吗?反正历史要怎么发展,都只有靠自己的决定。怎么可能指望那小小的一支签呢?不过有时有些许希冀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吧,神仙佛祖也是靠人类的希冀而存在的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想改也不是一日之工啊。再者,传统也是文化,也有其相应的存在价值吧。
离开了庙,继续我们的登山之路,不过想来,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毕竟山还是山,不在乎人类赋予了什么。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我认为一年中,只有春节是最棒的节日,因为在春节这段时间,我的嘴就会不断的享受、品尝一年中最美的食物。我这篇文章,就要围绕着一个字一个主题来写——“吃”!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新年里我们会吃到很多很多好吃的食物,这些食物五花八门,多姿多样,天南地北什么都有,什么海里游的啊,天上飞的啊,地下的啊,家里放养的啊等等等等,只要是能吃的,在春节里,就难逃被嘴吞食的厄运。然而要想吃的好,那么做饭大厨的手艺就要精,也就是说做饭人的手艺才是最主要的。
今年的春节里,我吃到了好多新鲜的、可口的、美味的食物,让我现在想起来还直淌哈喇子呢。
昨天吃饭的时候,大姑父做了炸鸡。在超市买的炸鸡粉配料,大姑父先把鸡翅、鸡腿用盐、味精、葱花放到一起味一下,然后把炸鸡粉裹到鸡翅、鸡腿上,用锅一炸——哇!又香、又脆、又酥简直是人间极品啊!真是香喷喷,脆酥酥好吃看得见啊。一盘子的鸡翅、鸡腿都被我们瞬间消灭掉了!大姑夫还做了一道也是用炸鸡粉做的菜——用小一点的生菜里加一些火腿啊沙拉啊什么的,然后卷起来,用牙签一串一别,再在生菜外面裹上一层炸鸡粉,用锅一炸——外焦里嫩,别提有多香了!真是让人想想就流口水啊!
记得大姑和大姑父来奶奶家,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但是其中有一样我不喜欢——传说中臭名鼎鼎的“臭豆腐”。不知道为什么我那么讨厌吃臭豆腐,偏偏老爸大姑父他们还喜欢吃那绿了吧唧的臭豆腐。他们吃就吃了呗,我不吃不就得了,可是臭豆腐那玩意儿的味道很大,一打开那瓶臭豆腐,满屋都是那怪怪的味道,我唔着鼻子都想呕吐了。吃饭的时候,他们都让我尝尝臭豆腐。因为我以前讨厌这个(现在也讨厌),所以从来没有尝过。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却被他们给说动了。就大胆的尝了一口!味道好极了!一点也不好吃,味道怪怪的,就因为这一口臭豆腐,我还难受了一下午呢,这真是满口余香啊……不过也好,什么东西都应该尝一尝。只有尝了,才能判断出好吃不好吃,才能知道合不合自己的口味,不是吗?
对这种长的和腐乳差不多的臭豆腐我认为是可以品尝的,是可以去尝试一下好不好吃的。但是有些东西我是永远都不会尝的。比如说醉虾,那活蹦乱跳的虾怎么也无法让我放到嘴里;再比如说干锅牛蛙、田鸡,那鼓着大眼睛的东西太吓人了,平时就害怕那些东西,又怎么能吃进肚子里呢;再再比如说炸飞蛾,想想都恐怖怎么能够放到嘴里去品尝呢?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哈……
吃在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我们可以大吃特吃,但是,要记住一点哦,品尝那些美食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把那些相克的实物混在一起吃噢,比如说,吃羊肉时尽量不喝啤酒,还不能和醋混在一起,吃海鲜时也尽量避免喝啤酒,总之还有很多很多不能相互搀在一起吃的食物,如果不幸你吃着了,呵呵那么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去陪吊针过年了。
吃在春节,就说到这里啦,我这里还有个温馨小提示:美食虽好,可不要吃太多哦!美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噢!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一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玩,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此刻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取,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齐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FB体育 FB体育平台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齐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此刻,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此刻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聚在一齐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齐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取,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带给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此刻,新衣服还有,而且更新潮了;烟花还有,而且更加绚烂;饭菜还有,而且更加丰盛;年三十还有,为什么年味就淡了这么多。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年龄缘故吗,那我宁愿不长大。我走在烟花灿烂下,想想过去,也许那是过去生活的标志吧,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许是该少些东西吧,也许年味就是这其中的牺牲品吧,起码在我眼中。
此刻,越来越多的朋友聚在一齐讨论过年,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到年味渐渐变淡了。我想这是的成长的标志吧,这是我们思考身边变化的开始吧,也许我们不该只是一味的议论年味如何如何的淡,我们就应找回童年的纯真的心,用孩子的眼光再次的去发现身边的变化,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此刻,我们有更先进的通讯工具,我们能够有更强大的传播媒体,让年味在那里传播,渐渐撒进我们这些年轻的心灵,但该用我们理智的眼光去遴选那些年味十足的悠久传统,让它们在我们的手里更好的传承,这该是我们的职责吧。
天空烟花还在绽放,我捡起地上遗落的爆竹,用火点燃,想小时候一样抛向空中,“蹦”,一阵响亮的爆炸声散着浓浓的儿时年味。
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回忆新年发生的“快乐”的事,那笑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习俗,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爷爷将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十几副春联联交到我的手上,对我说:“孩子,你也大了,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气……”拿着爷爷心血的结晶,我不禁激动万分,小时候就渴望贴春联,但大人们总说我年龄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接过奶奶熬的浆糊,飞奔出门,生怕爷爷反悔。
往年看大人们贴春联,不过是一抹,一贴,再一按,没想到自己贴起来却这么麻烦。由于我海拔不够,加之老家门又高,我必须踮起脚,伸长了胳膊才勉强够着门框顶。虽然累,但我依然高兴,每帖完一张都要仔细的.校正好久,生怕贴歪了。忙碌了进半个小时,所有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此时,老爸走出来,仔细打量着新贴的对联,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贴的很端正嘛!”“那当然,我费了不少劲呢!”我有些得意。“满园春光管不住,——少年莫笑白头老?”爸爸的表情顿时晴转阴,大叫道:“坏了,你贴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幅!”我也下了一跳,跑到另一幅对联前:“开门喜迎春光,——人和家祥是福?完了,这根本不是一对!”
爸爸不禁怒火中烧,嚷道:“你贴的时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对啊?春联能乱配吗?”“我只想着别贴歪了……”我还觉着委屈“这咋办啊?”“赶快揭下来!”我赶忙扑到门前,但为时已晚,奶奶熬的浆糊以牢牢的把春联粘在了门上,揭下来时,十几幅春联已经残缺不全。
当全家知道这个“噩耗”时,爷爷高呼:“救心丸……”奶奶大叫:“扣你压岁钱!”爸爸恶狠狠的威胁:“过了年再找你算账!”我低声道:“下回打死我也不贴春联了。”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叫“迎家堂”,过年时,每家都要在八仙桌上摆放供品,在堂屋中央挂上家谱,然后到村后的山脚下把如土多年的长辈“请回”家来过年。
三十傍晚,奶奶对我说:“到村后山脚下去请你的老爷爷老奶奶回来过年吧,我腿脚不太灵便,你自己去吧!”“有必要吗?”我轻声嘟囔。“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奶奶一脸严肃。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点了三炷香,跑到村后山脚下,做了个拘,冲着空气说道“老爷爷老奶奶,请您俩回家过年啦,Letsgo!”说完,觉得十分滑稽,哈哈大笑着跑回家去了。
晚上,大家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六岁的弟弟哭闹着非要吃八仙桌上的供品。奶奶仍是一脸严肃,说道:“那是给你老爷爷老奶奶享用的——他年纪小,不懂事,您老人家不要见怪啊!”那神情,仿佛我老爷爷老奶奶就坐在他眼前似的。
这时,我突然冒出一句:“他俩可能没来,我来时跑的太快,他俩腿脚不好,可能没跟上。再说,他俩不明白“Letgo”是嘛意思,说不定现在还在山脚下等着呢!”顿时,大家喷饭大笑,我奶奶笑得最起劲,刚才她还一口一个“心诚则灵”,现在却反过来笑我,唉,真没办法!”
回忆新年的趣事,仿佛我又回道了那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着当时的尴尬,欢笑,愉悦……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这是我们自己唱的,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
吃完年夜饭,我拉着妹妹的手,一口气跑到街上,“好美啊!”我不禁发出赞叹。街上气势非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到街上东游西逛。啥?耍狮灯的来了!你看,狮头左摆右扭,看上去非常凶,可当它钻来钻去的时候,我又有点担心,万一摔下来了怎么办啊!后来又想了想,那么聪明的狮子怎么会呢!于是我又继续静下心来看灯。人太多了,只好跳起来看。
“姐姐,姐姐!花灯又来了啰!看花灯哟!我们去那边看吧!”妹妹大喊了起来。“花灯?花灯!我终于看到你了。”原以为现在的灯越来越少了,今年也许看不到花灯了。这太让我喜出望外了!我高兴地回应:“let’s go!”妹妹听我说了句洋文,似懂非懂,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我顺手一拉,看花灯去了。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啰……”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夜深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妹妹拉着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早就睡下了,他们被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时间如流水,悄无声息地从我们手中溜去,一眨眼春节就开始了。按照宁波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在这一天,有许多人都会熬腊八粥,喝腊八粥,这是一种传统。
我们小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新衣服。这是一直以来的习俗,过年要有新气象,所以要穿新衣服,女孩子最喜欢。第二件大事是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饮料。在除夕之前来商场挑选零食和饮料,可以吃到许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呢!第三件事必然是准备爆竹。女孩子爱玩闪光棒、蝴蝶飞、金光满天之类的小烟花;而男孩子则喜欢玩一飞冲天、直指云霄等的爆竹。
孩子们兴高采烈,大人们则忙得焦头烂额。他们要预备许多东西,在新年来临之际显示出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君”,祭灶的供品为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等,有的8色,有的12色,又甜又黏。我最爱吃的就是油果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我们宁波人都会掸尘,把家里打扫的窗明几净。这一天,我们家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只是,打扫房间实在是太累了。
过了二十四,大家都更忙了。做庚饭、置办年货、买新衣服……各式活动都在这几天展开。除夕,我们一家都起了个大早,我们先在门口贴上早早准备好的对联和“福”字,然后赶去奶奶家,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开始做菜。到了晚上,热闹非凡,酒香四溢,鱼香满天。不论男女,不论老少都穿起了漂亮的新衣服。在餐桌上摆好一大桌美味佳肴,其乐融融的享用,有些人家干脆来到了饭店吃年夜饭,那滋味儿美极了!吃完年夜饭,我们拿着形形的烟花爆竹,来到了院子里,用火点燃一个个鞭炮,就想点燃了一个个希望,用冷光棒在空中画着一个个美丽的五角星、爱心,像是火光下是我们幸福的一年生活。“嘭!……嘭!”一个个美丽的礼花怒放在黑幕上,我们的心愿也随之升上天空。有的像浪漫的流星雨,有的像金菊怒放天空,有的像点点星光……放完了鞭炮,我们又回到家中,一起围坐在桌边,道着家常,欣赏着别出心裁、精彩绝伦的`春节联欢晚会,守岁到了十二点左右,我们又放“关门炮”辞旧岁,再把收到的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美美的进入梦乡。初一早上放“开门炮”迎新春。
正月初一早上,全家都会吃猪油汤圆。煮好后的第一碗汤圆要供大灶上的灶神爷吃。然后,妈妈爸爸便领着我去走亲访友,这可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因为只要跟别人说:“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就可以收到压岁钱。还留在人家家里吃零食、小吃,什么小蛋糕、小西饼、巧克力、里脊肉、羊肉串……这些平时妈妈可是不允许吃的,但是在走亲访友的时候,是个例外。爸爸妈妈则跟别人聊着家常。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处处张灯结彩。我们都在家里包汤圆,吃汤圆,我最爱吃的就是那美味的芝麻汤圆。还有各形各色的汤圆呢,豆沙汤圆、猪油汤圆……现在还有了许多新式汤圆,像香蕉汤圆、奶黄汤圆,甚至还有干吃汤圆哩!到了晚上,我们都来到大街上逛灯会,各种各样的花灯都挂在街道两边,在公园里还有巨型花灯,后海塘还有青花瓷花瓶,年年有余,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的巨型花灯,又生动又形象。五光十色的灯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呢!
过了元宵,春节便结束了。学生继续上学,大人又继续上班。宁波的春节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金虎欢腾辞旧去,玉兔开岁迎新春”。渐渐地,庚寅年已离我们远去,辛卯年正向我们走来。而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节日,春节也伴随着到来。
早在腊月初,各家各户都在赶置年货。我也跟随着父母购置年货。一走到农贸场市场大门前,就看出人们的忙碌,从农贸市场门口,沿街百米,全都是卖各种水果的商贩,而农贸市场更是门庭若市,人山人海,这样比喻一点也不夸张。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才发现寸步难行,来往的人都险些把我们挤散,就这样近一个小时,我们才买完东西回家,又忙着挂肉、洗菜。仔细一看左右邻舍也都在忙着做同样的事。
采购年货虽然繁锁,但为了过一个好年,想想也值得。大年三十,我早早就爬起来,一看父母正在贴春联,上联是“万事如意步步高”,下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横批“吉祥如意”。贴完春联爸爸就开始贴“福”字,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贴起来就问:“为什么”?爸爸回答说:在古代,一个人将“福”字贴倒了,“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而这个小错反而成为一种习俗。我也收获了一种民俗知识。贴完“福“字,我本以为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饺子,但是,爸爸却让我现包,包饺子我也挺在行,三两下包成一个饺子。爸爸又问我,你觉得怎么样?“包起来很简单”,我答到。“那你觉得饺子长得像什么?”爸爸又追问道。“它像、它像、像、像一个元宝”我说“难道它是求来年发大财?”“说对了!”爸爸高兴地说着,就这样除夕的中午就过去了。午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舅舅家帮忙做年夜饭。一进舅舅家门就看见爷爷、舅舅、舅妈、大姨、二姨等在大厅谈笑风生,我依次向长辈们问好后便在院子里闲逛,突然爷爷出来,把我和表哥表姐们召集在一起,给我们发红包,等给我发红包时,爷爷说:“今年,FB体育 FB体育平台曹乐考了第一,给两个红包。”我简直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不一会儿,年夜饭在鞭炮声中来开了序幕,餐桌上的菜真是叫丰盛,许多都是我平时没有吃过的,更说不上叫什么名字。我一个劲吃、喝,生怕错过看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到八点,我就坐在了在电视机前,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春晚结束后,我不由自主的要上床睡觉了,大人们都在守岁,迎接新的一年、探讨新的理想。
在过年期间,大家轮流请客,我没有一次是好好在家里吃饭。但是每到一家,那种好客的热情总让人倍感亲切。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虽然这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但是,年的气息却不减,一大早起来我和爸爸、妈妈就包元宵,将元宵一煮好,吃完就去爷爷家。到了爷爷家,大家又都在忙着做饭,我也前去帮忙。做饭、吃饭、聊天,好一派热闹景象,似乎还有许多说不完的话。我知道,表姐表哥都在外地上大学,下午都要踏上返校行程。一直聊到下午三点,我们都去车站给他们送别。我也该回家回家了做假期作业了,一个愉快的新年也就此结束。
但是,今年过年同往年不同的是,我不光一心关注自己的春节,也关注了别人的春节,像清洁工人,警察,武警战士……他们为了服务我们,保护我们的利益,不能和家人团聚,而我也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中国的春节历史悠久,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来历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是这个故事: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
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春节来历繁多,习俗也繁多。比如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还有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FB体育 FB体育平台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对于舶来品“情人节”,虽然被商家炒得热热热闹闹,但如果让烟台人三者只能选其一的话,大家却均不约而同舍弃了它。看来,目前我们暂时不用担心洋节会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今年情人节与春节相距很近,春节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是情人节被淹没在忙年的气氛中,由此可见,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春节,这一点不会改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