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其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涵盖了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等。
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有道是“百节年为首”,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那么,“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呢?
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半夜子时过后,春节就算正式到来了。春节从起源上来看,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为时间标志,后来历法知识进步,根据天象、物候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
由于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而,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亦称“丰年”。“过年”或“过大年”的意思就是庆祝五谷丰登。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
另外,从“年”字的古写法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年”的古写,上半从“禾”,下半很像一个“千”字,禾是庄稼,千是人字的变形,“禾”与“人”重叠像负禾的样子,表示一年一度的丰收。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作为中国第一大传统节日,从腊八“吃粥”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历时一个多月,春节期间的习俗活动众多,内涵异常丰富,充分体现出人们“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2006年,“春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
友情链接: